RTK技术特征分析

返回列表
知识分享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4日
关注企业公众号:

RTK是一种将GPS与数据传播技术相互结合,实时处理测站中载波相位观测量的一种差分方法,经实时求解进行数据处理后,能在1-2s的时间里获取高精度位置信息。载波相位差分可分为两类:修正法与差分法;修正法属于准RTK,差分法属于真正的RTK。修正法是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改正用户接收到的载波相位,再求解坐标;差分法是将基准站采集到的载波相位改正值发送给用户,然后进行求差处理,解算出坐标。

RTK特征分析

RTK技术的特征主要有:作业范围广,定位精度高,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无需通视,误差不累积,作业效率高,全天候作业,数据可以实时处理等。

作业范围:当流动站随着作业人员离开基准站后能求得固定解的最大距离称作RTK的作业半径,作业范围反应了基准站电台信号的传输距离,同时也影响对RTK测量的精度和速度;近年来,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完善,仪器制造商采用先进技术,扩大了作业范围。如果在有密集建筑物或树木比茂盛的区域作业,流动站易失锁,而且高程精度较差,即使在相距1km也很难进行RTK作业测量。因此,RTK作业时半径控制在10km以内;当接收信号受到严重影响时,必须进一步缩短作业半径,以提高RTK测量的精度和速度。可见RTK作业范围相对很大。

基准站与流动站无需通视:RTK测量时两台主机不需要像全站仪那样必须光学通视。就是当基准站架设好以后固定不动,流动站随作业人员流动工作,它们之间不需要通视,而RTK技术是将基准站的外挂用电台来发射电磁波,以电磁波建立通信,使用无线电信号,这在RTK的两台主机之间建立,传播原理是使用无线电频率来传播电信号,波长要比可见光长得多,所以它们之间是可以存在障碍物的,无需通视。

精度高:通过全站仪采集的数据与RTK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RTK测量的平面精度是很高的,能达到10mm的标称精度,完全能够满足现在的数字化测图规范;然而RTK高程测精度与四等水准测量数据比较,得出高程的可靠性并不是十分理想,达不到20mm的标称精度,所以在利用RTK进行测量高程的时候应慎重。

误差不累积:RTK测量的原理是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即差分,差分是未来获取两者之间精确的相对位置,因为流动站所测量的每个点的误差都是相对于基准站的,而基准站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流动站所测定的每个点都是与基准站进行比较后的结果,而不是像全站仪那样是相邻之间的两个点,所以RTK没有误差累积。

作业效率:在一般不是很复杂的地形条件下,高质量的RTK每架站一次可测定4km半径的区域面积,很大程度地减少了传统测量因控制点数量多和仪器的架设站次数多,流动站一人操作即可,劳动强度低,快速作业,效率很高。

全天候作业:RTK作业测量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小,且不要求基准站与流动站间光学通视,但是必须满足“电磁波”的传输条件,与全站仪相比,RTK优点及特点更能发挥,使用RTK接收只要满足基木作业条件,它就能进行快速定位。

数据实时处理: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接收实时数据并处理和传输数据,RTK定位要求基准站接收机能把实时观测的数据实时传输给流动站的接收机,接收机立刻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RTK在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电台(电磁波)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传送给流动站的接收机,流动站接收机通过接。

您无权下载
您没有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