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精准农业的认识

返回列表
知识分享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关注企业公众号:

精准农业的概念提出30多年来,人们对精准农业的认识一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 化。有人从技术角度来定义,如卫星定位、地理信息、自动驾驶、 产量监控等;有人从描述生产管理角度来定义,如 变量施肥、变量灌溉、变量喷药等;还有人用处方农业、智慧农业、数 据农业等来描述精准农业。国 际精准农业协会列出比较有影响的精准农业定义就有27个。为了进一步厘清精准农业的概念,国 际精准农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经过认真梳理,在广泛征集会员意见的基础上,于2019年7月公布了该 协会对精准农业的定义:精准农业是一种管理策略, 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时空数据、个体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信 息,制定基于变异规律的管理决策,以 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率、生产力、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这个定义充分反映了人们现阶段对 精准农业的认识,概括了精准农业的实施要点和追 求目标,有助于对精准农业的整体把握。

精准农业是伴随着现代科技进步而产生的,其重要支撑是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核心是 采集数据并依据数据进行生产管理。农业生产既是农业 生物同外界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自然再 生产,更是人类社会有组织的经济活动,使生物自然再生产按照人类的经济目的进行,从而源源不断地向人们提供各种生产和生活必需品。作物产量形成过程非常复 杂,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基因型、 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精准农业就是要通过监测农业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相关因子随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变化,以及农业生物本身生 长 发 育 的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投入的使用,以提升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 资源利用率和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精准农业追求农业的精准管理,在这一点上与中国传统农学思想并无 二 致。中国历经数千年形成的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顺天时、量地利、尽人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祖辈流传下来的农书 和农事谚语、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 “农业八字宪法”、农民在作物生产管理中讲究 “看天、看地、看庄稼”等,都包含着精准管理的智慧。精准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农业是基于对作物和土壤的视觉观察以及基于个人经验和直觉的管理 决策,而精准农业是基于数据的精 准。精准农业依靠高新技术支撑和数据驱动,可以将农民几代人积 累的宝贵智慧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转化为 精确的、可操作 的 洞 见,以便在整个生长季节年复 一年地指导决策。数据在手的精准性使农民可以根据天气条件、土 壤状况、作物需求等来优化化肥、 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

技术创新正在使农业发生着显著变化,也催生了精准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新概念的出现。 这些术语尽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在含义上是有差别 的,实施的战略也是有区别的。 精准农业是使用数字技术来监控和优化农业生产过程,在精确测量或确定田块之间、植株之间差异及环境要素的基础上,通过精准定位、精准定时、精准定量的生产 管理,利用较少的水、肥、农药、能 源等生产资料的投入,增加农产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智慧农业是使用信息和数据技术来优化复杂的农业系统,重点是访问数据和以更聪明 的 方式使用所收集的信息,不仅涉及单个机器,还涉及整个 农场运营。数字农业的本质在于从数据中创造可操作的洞见和有意义 的价值,是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方法、农场内部和外部的网络化、基于网络的数据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的系统应用。精准农业聚焦的是农业作为第 一 产业的属性,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追求的是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率、生产 力、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通过应用精准农业技 术,实现增产提质、增效节本和保护环 境,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 重。因此,无论是智慧农业还是数字农业, 都应该把推动精准农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分要素等值线绘制及精准施肥提供支持。康绍忠等,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几个重大研究课题。方建军对移动式采摘机器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提出目前采摘机器人技术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及相应的对策。指出采用开放式、可变结构的机器人系统是未来采摘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您无权下载
您没有权限